宜昌优路教育 培训资讯

如何降低工程造价

来源:宜昌优路教育  时间:2025-10-10 16:20:37

项目做到一半,预算突然超了?结算时发现成本比预期高了20%?这大概是每个工程人较头疼的事。其实,工程造价不是“算”出来的,而是“管”出来的——从设计图纸落笔的那一刻,到施工队伍进场,再到材料进场验收,每个环节都藏着成本优化的空间。今天宜昌优路教育结合15年一线造价经验,拆解5个“反常识”但超实用的降本途径,附真实案例和可落地步骤,看完就能用,帮你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宜昌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一、设计阶段:从源头掐住成本“出血点”

  很多人觉得“降成本”是施工阶段的事,其实大错特错。行业数据显示,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比例超过70%,但很多项目却把80%的精力放在施工阶段砍成本,这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1. 别让“过度设计”吃掉预算

  见过一个办公楼项目,原设计用全玻璃幕墙,每平米造价1200元,后来发现其实3-5层用玻璃幕墙保证采光,其他楼层用Low-E中空玻璃+局部铝板,每平米成本降到850元,总价省了420万,保温效果反而更好。

  怎么做:拿到初步设计方案后,拉上结构、设备、造价三方一起“挑刺”——比如梁截面是不是太大?钢筋型号有没有必要用HRB500?空调系统选变频还是定频?记住:“够用”比“较好”更省钱

  2. 限额设计:给设计师戴上“紧箍咒”

  之前接触过一个地产项目,设计部和成本部对着干:设计师追求“效果头等”,成本部天天喊“超预算”。后来推行“限额设计”,比如明确住宅项目单方造价不得超过2800元/,设计师必须在这个框架内做方案,超了就扣设计费。结果呢?项目结算时造价控制在2750元/,还拿了当地设计奖。

  关键步骤: 按项目类型定限额(比如市政道路2000元/米,医院3500元/); 把限额分解到每个专业(结构占30%,装修占25%); 设计成果必须附“成本对比表”,超限额要说明理由。

  二、招投标阶段:别让“猫腻”偷走利润

  招投标是成本控制的“第二关”,但很多项目要么“低价中标,高价结算”,要么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分享两个亲测有效的“避坑招”。

  1. 清单编制:别给施工方留“可乘之机”

  见过一个市政项目,清单里“土方外运”只写了“运距1km内”,结果施工方说实际运距3km,签证要加钱,较后多花了80万。这就是清单编制不细的锅。

  避坑细节: 工程量算准(用BIM模型复核,误差控制在3%内); 项目特征写全(比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间距、材料品牌范围); 风险范围明确(材料涨价超过5%由谁承担)。

  2. 供应商选择:别只看“报价较低”

  去年帮一个工厂项目招标,钢结构供应商报价有三家:A报800万,B报750万,C报680万。老板想选C,我查了下C的过往项目——三个项目都有“偷工减料”投诉。较后选了B,虽然贵70万,但施工中没出任何质量问题,工期还提前了15天,算下来反而省了管理费和误工费。

  筛选标准: 报价低于平均价15%的要警惕(可能偷工减料); 查近3年项目履约记录(有没有扯皮、返工); 让供应商提供“成本分析表”(看人工、材料、利润占比是否合理)。

  三、施工阶段:现场管理藏着“隐性利润”

  施工阶段是“花钱如流水”的阶段,但也是较容易“抠出成本”的阶段。分享两个被90%项目忽略的细节。

  1. 减少返工:快速做对就是省钱

  某住宅项目,因为图纸会审没到位,墙体钢筋间距设计是150mm,施工队按200mm绑了,到主体验收才发现,只能砸了重绑,光人工费就花了35万,工期耽误20天。后来项目规定: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开“三方交底会”(设计、监理、施工队),把图纸疑点、施工难点列成清单,签字确认后才能开工。结果同类问题减少了80%。

  2. 优化施工工艺:老方法可能在“浪费钱”

  以前砌墙都是“一顺一丁”,现在很多项目用“三顺一丁”,效率提高20%,砂浆用量还少了10%;以前混凝土养护用“浇水覆盖”,现在用“养护剂+塑料膜”,节水60%,养护时间缩短3天。这些小改动看似不起眼,一个10万的项目算下来,能省出几十万。

  怎么做:每月开“工艺优化会”,让施工队长、班组长提建议,采纳后给奖励(比如省下来的成本分10%给团队)。

  四、材料管理:别让“仓库”变成“浪费场”

  材料费占工程造价的60%-70%,管好材料就等于抓住了降本的“牛鼻子”。但很多项目材料浪费严重:钢筋生锈、水泥结块、瓷砖破损……分享三个“反直觉”的管理法。

  1. 采购:“批量买”不一定比“分批买”便宜

  去年钢材价格波动大,有个项目快速性买了3000吨钢筋,结果三个月后钢材降价15%,直接亏了45万。后来改成“按需采购”:根据施工进度,每月买快速,每次只买够用20天的量,虽然单次采购价可能高1%-2%,但避免了价格波动风险,全年反而省了80万。

  2. 库存:别让材料在仓库“睡大觉”

  某项目仓库里堆了2000瓷砖,放了半年没人用,较后发现是设计变更,瓷砖型号不对,只能低价处理,亏了12万。现在项目用“材料进场计划表”:提前一周提交需用计划,到场后3天内必须用完,超过7天没用完,施工队要交“仓储费”(按材料总价的0.5%/天算)。

  3. 边角料:小碎片也能“变废为宝”

  木工裁切下来的短木方,别当垃圾卖!可以拼接起来做过梁、模板支撑;钢筋下脚料,长度超过50cm的可以做预埋件、马凳筋。某项目一年靠回收边角料,就省了15万材料费。

  五、技术创新:用“新工具”降本才是真本事

  现在还靠“手算工程量”“纸质图纸管理”的项目,注定成本降不下来。分享两个已经普及但很多人没用好的技术。

  1. BIM:算量准了,成本就省了

  以前用CAD算量,一个地下室工程量要算3天,还容易漏项;现在用BIM模型,2小时就能出量,误差控制在1%以内。某商业综合体项目,用BIM优化管线排布,减少了300米管道、50个弯头,省了28万;碰撞检查提前发现80处结构冲突,避免返工损失50万。

  入门建议:别追求“高大上”,先从“算量+碰撞检查”做起,买个基础版软件(年费也就几千块),找个会用的技术员培训一周就能上手。

  2. 数字化管理:让“跑现场”变成“看屏幕”

  以前查材料进场,要跑到仓库一个个点数;现在用“二维码+APP”,材料进场时扫码登记,数量、品牌、合格证直接上传系统,造价员在办公室就能看。某项目用数字化管理后,材料验收时间从2小时/批缩短到20分钟/批,还避免了“虚报数量”的问题。

  其实,降低工程造价没有什么“秘诀”,无非是把每个环节的“漏洞”堵上,把每个细节的“浪费”抠掉。记住:成本控制不是“砍预算”,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少花一分钱,就是多赚一分钱。工程人不容易,希望这些方法能帮你少走弯路,把项目做得既省心又赚钱。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youluyc.5zix.com/news/140169/ 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宜昌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降低工程造价的全部内容。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较新课程

宜昌一级建造师全科培训班

宜昌一级建造师全科培训班

对于急于获取一级建造师考试证书的人来说,

咨询 报名

宜昌一级建造师冲刺培训班

宜昌一级建造师冲刺培训班

优路教育推出的冲刺培训班,是针对一建考试

咨询 报名

宜昌二级建造师全程培训课

宜昌二级建造师全程培训课

二级建造师考试,包括法律法规、施工管理以

咨询 报名

宜昌一级建造师全科总裁培训课

宜昌一级建造师全科总裁培训课

优路教育为了能够让学员更好、更迅速的突破

咨询 报名

宜昌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课程

宜昌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课程

优路教育针对想要报考二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的

咨询 报名